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

爱蜂网 2022年10月17日11:09:35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已关闭评论1,257

西藏中蜂

西藏中蜂是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主产区为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的错那县,但目前对西藏中蜂的分类地位尚未完全确定。

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

一、形态特征

西藏中蜂的个体较大,体色较黑,翅和喙均较长,工蜂体长11~12毫米,体色灰黄色或灰黑色,第3腹节背板常有黄色区,第4腹节背板黑色,第4、5、6腹节背板后缘有黄色绒毛带,第5腹节背板狭长,第3腹节背板超过4.00毫米但小于4.38毫米。

二、地理分布

西藏中蜂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及察隅河、西洛木河、苏班黑河、卡门河等河谷地带海拔2000~4000米地区,其中林芝地区的墨脱、察隅和山南地区的错那等县蜂群较多,在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州、怒江州北部也有分布。

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

三、种群数量

西藏中蜂基本处于野生状态,群体数量不详,1993年估计至少有10万群以上,人工饲养的西藏中蜂只有2000群左右,由于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其他蜂种的饲养及中蜂囊状幼虫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西藏中蜂种群数量有所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

四、品种特性

西藏中蜂是一种适应高海拔地区的蜂种,分蜂性强,迁徙习性强,群势较小,采集力较差,但耐寒性极强,与滇南中蜂相比其翅和喙均较长、体色较黑、腹较宽且个体较大,因其生产性能较低故采用活框饲养的蜂群数量很少。

五、生产性能

西藏中蜂多为定地饲养,绝大多数蜂群用传统方法饲养,极少数蜂群用活框箱饲养,生产性能较差,蜂蜜产量较低,用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5~10千克,用现代活框箱饲养的蜂群年均群产蜂蜜10~15千克。

海南中蜂

海南中蜂是在海南岛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因分布于海南岛而得名,有椰林蜂和山地蜂之分,山地蜂较为温驯,但育王期较凶,而椰林蜂较凶暴,但育王期比山地蜂温驯。

一、形态特征

海南中蜂是中华蜜蜂中个体较大的生态型,蜂王体色呈黑色,雄蜂体色呈黑色,工蜂体色呈黄灰色,各腹节背板上有黑色环带,工蜂平均初生重77毫克,体长12~13毫米,吻总长4毫米,前翅长8毫米,前翅宽2.5毫米,第3+4背板长3.55毫米,肘脉指数3.57。

二、产地分布

海南中蜂分布于海南岛,全岛多数地区都曾有大量分布,但随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和西方蜜蜂的引入导致生存条件受到破坏其分布范围已缩小,椰林蜂分布集中于海南岛北部的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一带沿海,山地蜂集中在琼中、琼山、乐东和澄迈等地。

三、种群数量

海南中蜂的饲养量在1982年有2.6万群、1997年有1万多群、2006年约有2万群,近年来由于岛外西方蜜蜂和其他类型的中蜂大量引入、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海南中蜂数量下降,对海南中蜂的种质资源构成了威胁,海南中蜂已处于濒危—维持状态。

四、品种特性

海南中蜂群势较小,其中山地蜂为3~4框,较温驯,育王期较凶,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而椰林蜂为2~3框,较凶暴,育王期比山地蜂温驯,繁殖力强,可连续分蜂而无明显分蜂期,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巢虫危害,易发生飞逃。

五、生产性能

海南中蜂定地饲养占85%,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占15%,活框饲养约占65%,采用椰筒或其他木桶等传统饲养约占35%,主要产品为蜂蜜和少量花粉,活框饲养的山地蜂年均群产蜂蜜25千克,活框饲养的椰林蜂年均群产蜂蜜15千克,所产蜂蜜含水量约为21%。

滇南中蜂

滇南中蜂是在横断山脉南麓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市等地。

一、形态特征

滇南中蜂是产区内的自然蜂种,体色相对比云贵高原中蜂相对要浅,体型相对也较小,蜂王触角基部、额区、足、腹节腹板呈棕色,雄蜂呈黑色,工蜂体色黑黄相间,体长9.0~11.0毫米,喙短,平均前翅长约7.8毫米、宽3毫米,3+4腹节背板总长3.6毫米,肘脉指数3.7。

二、地理分布

滇南中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市等地,产区位于云南南部的横断山脉南麓,地形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高温、高湿、静风、多雨等气候特点。

三、种群数量

滇南中蜂饲养量约20万群,饲养管理方式多为传统饲养模式,数量相对趋于稳定,但近年来数量有所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意蜂大量饲养导致缺蜜时中意蜂互盗及交尾季节意蜂干扰、蔬菜农药大量施用、反季节蔬菜大量栽培、主要蜜源植物砍伐、工厂浓烟污染等。

四、品种特性

滇南中蜂对当地丰富的蜜源资源和高热、高湿环境适应性强,蜂王产卵力较弱,蜂群群势小,盛产期日产卵量为500粒,分蜂性较弱,可维持4~6框的群势,前翅较短,采集半径约900米,喙较短,采集力较差,耐热不耐寒,外界气温在37~42℃时仍能正常产卵。

五、生产性能

滇南中蜂主产区活框饲养历史较短,活框饲养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基本停留在传统饲养方式上,在生产上主要用于产蜂蜜,但也可产蜂蜡,传统方式饲养的年均群产蜜5千克,活框箱饲养的年均群产蜜10千克,所产蜂蜜质量较差,杂质含量较高。

阿坝中蜂

阿坝中蜂是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过渡地带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有抗病耐寒、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性情温驯等优点,非常适宜我国西部高寒山地饲养。

一、形态特征

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中个体较大的生态型,蜂王黑色或棕红色,雄蜂黑色,工蜂足及腹节腹板黄色,小盾片棕黄色或黑色,第3、4腹节背板黄色区很窄,黑色带超过2/3,工蜂体长12~13.5毫米,吻总长5.4毫米,前翅长9毫米、宽3.1毫米,第3+4背板长4.2毫米,肘脉指数4.06。

二、地理分布

阿坝中蜂的自然分布区在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海拔2000~3500米,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的高山河谷气候,春秋相连,干雨季分明,春冬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夏秋季降水集中。

三、种群数量

阿坝中蜂在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在部分地区已出现混杂现象,至2008年四川有阿坝中蜂3.3万群,目前马尔康县仍有野生阿坝中蜂存在,分蜂季节有的收蜂点可以收到5~20群野生阿坝中蜂,群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蜜蜂引进和饲养、中蜂囊状幼虫病危害、蜜源植物减少及自然灾害等。

四、品种特性

阿坝中蜂在原产地一般从2月下旬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终止后蜂王于9月底10月初停止产卵,早春最小群势0.5框蜂,生产期最大群势12框蜂,越冬群势下降率为50~70%,在蜜源较好的情况下每年可发生1~2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很少发生巢虫危害,飞逃习性弱。

五、生产性能

阿坝中蜂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生产性能高,其产品主要是蜂蜜,产量受当地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年均群产蜂蜜10~25千克、蜂花粉1千克、蜂蜡0.25~0.5千克,同时阿坝中蜂所产的蜂蜜浓度较高,一般含水量在18~23%左右。

六、饲养管理

阿坝中蜂宜我国西部高寒山地饲养,在饲养的蜂群中定地饲养的占90%以上,少量蜂群为小转地饲养,一般一个蜂场饲养10~90群左右,同时在饲养的蜂群中80%采用活框饲养,20%的蜂群仍然采用传统方式饲养,大部分蜂群在本地越冬和春繁。

云贵高原中蜂

云贵高原中蜂是在云贵高原的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其中心产区在云贵高原,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区域,有抗寒力强、适应性广、分蜂性弱、采集力强等优点。

一、形态特征

云贵高原中蜂是云贵高原的自然蜂种,个体大,蜂王体色多呈棕红色或黑褐色,雄蜂呈黑色,工蜂体色偏黑,第3+4腹节背板黑色带达60~70%,体长可达13.0毫米,平均吻长约5毫米,平均前翅长约8.3毫米,前翅宽约3毫米,3+4腹节背板总长3.7毫米,肘脉指数3.75。

二、种群规模

云贵高原中蜂主要由蜂农自繁自养,截至2008年云贵高原中蜂有62万群,其中贵州14万群、云南42万群、四川6万余群,目前大多采取传统方式饲养,蜂群数量变化不大,无濒危危险,目前尚未建立保种场或保护区,亦未建立品种登记制度。

三、品种特性

云贵高原中蜂产卵力较强,最高日产卵量可达1000粒以上,性情较凶暴,盗性较强,分蜂性弱,可维持群势7~8框以上,抗病力较弱,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夏季蜂群群势平均下降30%左右,越冬期群势平均下降50%左右。

四、生产性能

云贵高原中蜂以产蜜为主,因管理方式及蜜源条件不同产量有较大差别,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蜜量30千克左右,最高可达60千克,定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约15千克,蜂蜜含水量为21~29%,不生产花粉,但能生产蜂蜡。

五、饲养方式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四川为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贵州传统方法饲养13万群、活框饲养1万群,云南传统方法饲养约40万群、活框饲养约22万群,四川传统方法饲养2万余群、活框饲养约4万群。

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

爱蜂网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0月17日11:09: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云贵高原中蜂怎么养 – 云贵高原中蜂的饲养方式在贵州、云南以定地饲养为主https://www.aifengw.com/yfjs/38421.html